第二十五章 知所先后(1/3)

作品:《秋宵梦觉

上学期结束前已经公布了年级排名,根据这个整体排名,就能确定保荐研究生的顺序,这次共有19人被保研,班上几个女生学霸都入选了,杨晨进入武汉大学,周裕峰去了南京的华东工学院,刚好现在改名为南京理工大学了。 us其他还有的去了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所、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所,更多的则是被本校保研了。张雪川的排名没有够到保研,但是他自己去考了西北大学化学系,居然考上了。其实考研也有套路,除了全国统一命题的政治和外语之外,其他三门都是专业课,都是招生院校自主出题,如果能找到相应导师,把专业课画个大致范围,还是比瞎猫撞死耗子要靠谱很多。张雪川还是有关系找到了相应导师,所以也是有的放矢,志在必得。

该入党的也差不多了,几个系里的干部陆续加入了党组织,粟凡虽然后来有消沉,他和现在的班长贾新光都顺利入党了。

最后这学期只剩下毕业论文的事情,徐亦达跟三班的一个男生苏晓望搭档,定了个论文课题,是关于催化剂方向的。苏晓望已经被保送了本校的研究生,按照之前规矩,他的毕业论文一定要拿个优秀成绩,所以这个毕业论文基本上是由他为主来设计和执行了,徐亦达只是配合着去做一些实验数据。

论文架构很简单,先是提出基础理论设想,再描述实验过程,然后是数据整理和分析,画出图表出来,形成结论来验证最初提出的设想。实验过程也不难,就是把一些原材料按照配比加入适量催化剂,用坩埚在烤箱里恒温加热,保持40小时以上加热,再用化学方法提炼分析,把最终的数据拿出来,如果系列数据能在表格上形成线性排列,就可以验证之前的理论推测。

徐亦达先去报了个五月份的托福考试,又报名了一个北校区的托福培训班,自己则买了一些磁带、模拟试题和单词书开始准备起来。随着不断推进,自己可以把模拟题考到600分以上了。

四月中旬学校还是如往年一般要举办三天的校运会,过去每次校运会徐亦达只能捧着各种在看台上打发时间,也是无聊之极,偶尔一次偷偷溜回来的时候,还撞见四班两个男生不知为何在宿舍里打架,一个叫蒋伟的小个子被打得满身都是血,徐亦达赶忙上去拉开,把蒋伟送到了校医院包扎,没几天这两人后来却又和好没事了。

这次周裕峰和车伟策划着大家去趟泰山玩,最终参加的共有六人,有他俩以及徐亦达,还有一班的三个人,其中有一对情侣王山河和张雯,还有一个是罗慧,就是大二时候跟徐亦达在计算机教室里网聊过的那个女生。

出发前几个人开了个准备会议,把整体出行和分工计划了一下,整体原则还是安全第一,经济节约为其次。王山河岁数最大担任领队,车伟来做财务总管,大家先每人缴纳一些钱给到他统一保管和支付。而徐亦达建议大家可以试一试火车逃票,至少他有很多经验。周裕峰和车伟之前听闻过这事,大家互相看了一下有犹豫,徐亦达补充说大不了就补票呗,于是大家集体表决采纳了这个建议。罗慧的嘴角还是一直挂着微笑,她好奇地看着亦达,也没有多说话。

大家跟着徐亦达到达了郑州火车站西侧的机务段宿舍区,门卫听说是找老何的,就放几人进来了。老何看着这几个学生娃就知道他们来意了,于是大家把自行车统一放好,就跟着亦达进了小路。正是半夜时分,站台上人影稀少,岗亭那里都没人。大家顺利到达站台并登上了开往济南方向的列车。

列车经过新乡后进入菏泽地区,正值夜深人静时分,大家或者靠着背枕,或者趴在小桌板上都在打盹,突然“砰”的一声打破了车厢的宁静,列车窗户上被外面扔来的石头砸了个洞,落正巧就在徐亦达他们旁边的窗户上,碎裂的小玻璃碴子飞得到处都是。外面的冷风嗖嗖地从打破的洞口灌了进来,正在半梦半醒之间的各人醒了过来,大家赶快检查,所幸无人受伤。张雯头发里散布着一些碎玻璃碴,幸好这种钢化玻璃的边缘都不是特别锋利,王山河气急败坏地骂着,和罗慧一起帮忙把她头发里的玻璃碴子捡拾干净了。列车员匆匆赶来检查,把另外一扇玻璃降了下来,总算没有外面的冷风了,列车员骂骂咧咧地说其他车厢也有被砸的,估计是附近路边的臭孩子在砸石头,他们回头会马上跟铁路公安系统汇报,再反映到地方公安上去排查。

徐亦达本来在背靠着列车行进方向的位置上,罗慧坐在对面。他想了一下,决定跟罗慧调换一下位置,这样的话,即使再有外面扔来的石头,也不会砸到背靠的位置上。罗慧感激地看了一眼亦达,两人调换了位置,张雯也换了过来。

有惊无险,大家却再也没有睡意了。车伟说:“好家伙,这刚到山东,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我们宿舍的张晓东还是菏泽地区的呢,他们这里的人也太不厚道了。”

周裕峰倒毕竟平静“咳,估计还是极个别坏蛋干的坏事。咱们也没必要全部否定他们。”

徐亦达话语不多,他瞥了一眼对面座位上的罗慧,发现她倒是跟自己一样,基本没有太受刚才这事影响,她的嘴角还是在微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秋宵梦觉 最新章节第二十五章 知所先后,网址:https://www.tden.net/128/128549/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