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博学笃志(1/2)

作品:《秋宵梦觉

寒假回到家后,徐亦达简单收拾了一下,就跟老徐和母亲一起坐火车奔向广西方向。 us列车的始发站是西安,正是春运期间,卧铺票很是紧张,老徐找了关系才弄到两张,徐亦达则只能挤在硬座车厢里,冬季的车厢里拥挤不堪,过道里都站满了人,满是各种不舒服的味道。

列车一路沿着京广线向南进发,到达湖南衡阳后向西拐往广西方向,窗外的景色也从湖南的红土地慢慢进入到多山的地段,徐亦达开始的时候趁着列车中途停车的时候到父母车厢坐了一会儿,父母带了一路上吃的食品和水果,亦达填饱了肚子后刚想多休息一会儿,列车员来查票,他看了看亦达手上的硬座票,然后不客气地说:“你这不行,等下晚上10前你得赶快回你车厢去,这边窗口的座位晚上不能有其他人坐着。”无奈之下,徐亦达只能从餐车返回到自己座位,这边位置已经被一个又困又累的中年妇女占了,徐亦达出发前跟她也算说好了自己一会儿就回来,对方还算讲道理,把座位还给了亦达。

一夜时间过去了,列车到达桂林后,天已经蒙蒙亮了,亦达又跑回到卧铺车厢。从这里到南宁只有400多公里路程,却也花掉了十多个小时,因为中间一段从桂林到南宁的路程是单轨线路,还有无数的山洞,列车的速度上不去。停在一些小站的时候,站台旁边会有村民举着竹竿来兜售各种食品,上面挂着一袋袋的花生、茶叶蛋,或者是香蕉,价格都很便宜。

过了柳州后,列车速度明显提高了不少,下午的时候,终于抵达了南宁火车站,从上车到下车全程花了个小时。三人就在火车站附近的旅店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早三人来到车站旁边的长途汽车站,登上了开往北海的长途汽车。

长途汽车徐徐开动起来,却先在郊区线路上陆续拉起客来,过了一会儿,汽车开过邕江大桥,进入到农村地带,丘陵地带的小山坡上可以看到密密麻麻的菠萝林,还有一些香蕉树,稻田里偶尔有老农牵着水牛在耕田,一派典型的南方风景,徐亦达看得津津有味,而母亲的眉头却逐渐紧缩起来,这种景色让她高兴不起来,在她眼里看来,让儿子来这里工作,简直跟文化革命期间知识青年到天涯海角来上山下乡没啥区别。

开了老半天,车子才到了钦州汽车站上客下客,钦州市容也不太好,破破烂烂的感觉。出了钦州,过了一会儿司机把车开到一个简陋的服务区,说是服务区,其实就是路边几家饭馆。司机和乘务员去饭馆吃饭去了,乘客也都三三两两地去几个菜,或者是泡碗方便面来充饥,在这里大家又耽搁了几十分钟。

汽车再次出发,快到合浦县城的时候,前方却堵车了,据说是前面拐弯下坡的时候两辆汽车发生了事故,前后车流蜿蜒起来,都静止不动了。熬了老半天,终于疏通了。车子又一溜烟地拐进了合浦县城,这时候车上乘客哗啦啦地下去了一大半,上车的却寥寥无几。徐亦达扭头看了一眼自己座位旁边一个看起来还算斯文的中年人,轻声问道:“这合浦是个县城,为何下了这么多人啊?”

那个中年人瞥了亦达一眼,操着一口浓重广西口音的普通话,“你是讲普通话的,肯定不知道,北海之前是归合浦管辖的,只是一个镇而已,前几年刚把合浦划到北海下面,儿子变成老子了。”他笑呵呵地嘲讽着。

徐亦达嗯了一声,不再言语了。合浦到北海倒还挺快,半小时左右就到了。车子进入市区前,路边一副巨大的宣传栏上是某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后起之秀,前途无量”,进入市区后主干道两边都是郁郁葱葱的大树,把街道上空的阳光都遮挡得严严实实,大树的树枝上还垂下来很多小枝条再插入到土里,中年人解释说:“这就是榕树,旁边是它的须子,这东西见土就钻,很容易活的。”

到达汽车站,三人拎着行李去了旁边的迎宾馆入住。迎宾馆是市政府自己的招待所,外面看起来很一般,里面倒还不错。出发前一天,老徐已经跟周叔叔通过电话,告知了抵达的时间。周叔叔公务繁忙,也问了一下要不要安排去南宁接他们过来,但是被老徐拒绝了,周叔叔说你们抵达后直接去迎宾馆登记入住即可,他会安排秘书订房,到达后再给他打电话。

三人入住后简单洗刷,老徐给周叔叔打了个电话,周叔叔很是高兴:“终于到了,欢迎欢迎,你们稍等片刻,我派司机来接你来家里吃饭。”

不过一会儿,有人敲门,一个稳重的小伙子进来,他自我介绍姓马,是周市长派他过来的。三人带上给周叔叔带的特产上了车子,一会儿功夫从花园街那里一拐就到了市长家属院,门口有岗亭和执勤的武警战士,门外的墙上趴着漂亮的紫色鲜花。车子驶进院子,十几栋联排别墅错落有致,亦达还看见了有个网球场。周叔叔正在门口那里等候,见到三人,连忙上来迎接:“实在抱歉啊,我最近事情太多,没来得及亲自去接你们,来来来,赶快进屋。”

徐亦达也是多年没见到周叔叔了,现在的他看起来格外精神,容光焕发,他穿着一身西装,还打着领带,头发梳得整齐得体。周叔叔拍了拍徐亦达肩旁,笑眯眯地夸奖道:“不错不错,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秋宵梦觉 最新章节第二十三章 博学笃志,网址:https://www.tden.net/128/12854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