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似曾相识(1/3)

作品:《秋宵梦觉

自从骑车的次数多起来之后,徐亦达很是失落,因为他没有办法再在班车上见到依萍了,不过好在他的家就在学院宿舍区门口那里,从阳台望过去就能看得到班车的上下车地。 us于是早上吃过午餐后,亦达会手捧着一本英语书跑到阳台上,装模作样地读,其实是在等候着能看到依萍。下午放学的时候也往往比班车要早,他会在阳台上守着,直到依萍她们下车。绝大多数时间亦达能看得到依萍会抬头看一下自己这边的方向,这个时候是他们之间的默契和约定。他也会趴在阳台栏杆上目送着依萍上车。

一天下午放学,骑在小路上的徐亦达正在躲避一个小水坑,结果啪的一声,自己的车子居然在三角大架那里散开了。这辆自行车是老徐五年前从特别渠道购买来的一辆绿色锰钢车,飞鸽牌子,原本是供应给邮政系统的邮递员使用,车子后轮两边原本有两个架子可以放置报纸杂志,后来老徐嫌碍事给拆掉了。这辆8尺寸的自行车当年也是老徐的爱将,他曾经骑着它带着一双儿女到处游逛,直到后来亦达要骑车上学的时候,就把这辆厚实的老家伙给了亦达。没想到居然在这里被颠散架了。

徐亦达差摔了一跤,幸亏速度不快,他尝试着去修理这车,发现自己毫无办法。他把车子尝试着扶正,去路边找了根麻绳简单地把前轮上的泥瓦盖,和前叉捆在了一起,至少能推着前行了。好不容易推到了大路上,前方只有里路不到了,这时候他看见班车从后面飞快地驶过身边。亦达尴尬地看着班车,他看见依萍站在车里注意到了他,她的目光里满是疑问和关切。班车飞驰而过,本来泄气的亦达只好打起精神,挣扎着把车子推回了家,下午的时候他正好可以改骑着父亲老徐的新凤凰来上学了。

那年的冬天下了一场巨大无比的暴雪。早上起来,老徐跟亦达说,自己刚才去楼下走了一趟,积雪已经有0公分以上的厚度,路上的交通已经崩溃了,班车也无法出发。

徐亦达匆匆吃完早餐,从楼道里探出身来看来一下,积雪太厚了,路上来不及打扫,众多要赶去城里上班的市民和上学的学生都在冒着漫天大雪徒步往前走,骑车的人寥寥无几,因为很难控制方向,轮子还会打滑。

徐亦达戴上雷锋帽,背上书包,还有姐姐给他编的一双毛手套,那是徐方华跟母亲学的手艺。编织工艺在那个年代是家庭中女人必学的功夫,工具很简单,就是几根棒针和钩针,买些不同颜色的毛线来就能开始了。稍微复杂的就是毛衣、毛背心等,简单的就是围巾和手套。许方华的手艺还行,用马海毛给弟弟织了一条围巾和一双手套,两只手套之间还用绳子串了起来,可以挂在脖子上避免丢失。

徐亦达拿了一把伞冒着风雪出发了,平时骑车要半小时的路程,步行得用一个多小时。走到门口,他惊喜地发现谢依萍和其他两个女同学也刚刚出发,其中一个是亦达同班的女同学李桓。李桓也是后来转学来的,虽然她的父亲跟老徐是一个系的老师,但两家人并不熟悉,李桓跟亦达最多也是头之交。

徐亦达心里有些小雀跃,于是跟上了她们三人,冲着李桓打了个招呼“这天气,我也没办法骑车了,咱们一起走吧。”

李桓头,“我们走得慢,你要是不着急就一起走。”

谢依萍的眼睛投射了过来,扫了一眼亦达,眼神里满是愉悦。

四个人轻轻走在路上,温度很低,积雪根本没有开始融化,也没有车辙的泥痕,雪花还在不断地飘洒下来,大家跟着前面人踩出来的道路小心翼翼地走着,三个女生开心地笑着聊天,不时把身上的雪花拍落下来。偶尔路上有行人不小心滑倒,有时候他们努力再爬起来的时候还会接着摔跤,这种滑稽的画面也让大家忍俊不禁。亦达也打滑过两次,幸好没有摔倒,大家走得越发小心了。

李桓抱怨着“这下完蛋了,到学校肯定迟到了。”

谢依萍俏皮地笑着:“没事,估计学校里迟到的人多了,说不定老师也迟到了呢。”

亦达没有加入女生的对话,他只是不紧不慢地跟着,也跟着大家笑话那些摔倒的行人。而更多时候他的眼神肆意地驻留在依萍的身上。这场雪就是上苍的赏赐,给了他和依萍这样的近距离相处机会,能一同走过这场雪景。他也听到了依萍和其他女生聊天的语气,比平时要欢快很多。而这种恩赐带来的幸福感让亦达浑身都温暖着,走了好远距离都也不觉得累。徐亦达的内心深处却是希望这一刻能停留下来,永远走不到目的地。

四人到学校时已经迟到了半小时,大家一一分别,亦达也收起雨伞,抖了一下上面的积雪,冲依萍和另外那个女生了头就和李桓上楼去教室了。分别的一刻让亦达真是依依不舍,回到教室里还回味了半天这种甜蜜。

高考结束了,如前所述,徐亦达的高考未能如愿考上重高校,最终考上了本省的郑州大学。李桓考上了外省的一所本科,而同桌江秦良的分数略低一些,没有到达本科分数线,但是看起来他也不是很在乎,还是乐呵呵地他约了亦达去钓虾去。

这是个小池塘,在江秦良家南面更远的郊区,里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秋宵梦觉 最新章节第十二章 似曾相识,网址:https://www.tden.net/128/12854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