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〇章(1/2)

作品:《情断长春

第四三〇章

梅子听到梁泉江问她知不知道江郎才尽这句成语,没有立刻回答她,而是用手摆弄了半天,又含了半天,接着又紧紧地夹住以后,才很费力气地说道;“我不知道还有这句成语,中国的成语我知道有很多,但是,我就知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还知道兵不厌诈,这都是我从小接受训练时家里人告诉我的。 us”

梁泉江只好又解释说;“我问你知不知道江郎才尽这句成语,就是因为这句成语里讲的就是江淹的故事。”

梅子听到成语里还有故事,而且说的就是她想知道的故事,立刻恢复了常态,然后才对梁泉江说;“那就请夫君讲讲吧。”

梁泉江说;“江淹少时孤贫好学,他六岁能诗,文章华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早年不甚得志。

泰始二年,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下任职,后来因为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

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到了宋顺帝升明元年时,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从这时候起才开始受到了重用。

江淹为官清正,不避权贵,直言敢谏,震肃百僚。他死于梁武帝天监四年,谥‘宪伯’,武帝为之穿孝举哀,葬于民权县程庄镇江墓店”

这时候,梅子一本正经地问道;“夫君,什么是谥宪伯?”

梁泉江告诉她;“就是当官的或者帝王死了以后,另外给他的一个封号,也是对他生前的功绩做出的肯定和表彰。”

这时候,梅子的身体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接着又长长地啊了一声,然后拿起梁泉江的手,让他捂住了自己,梁泉江只好一边捂着一边接着讲道;“在江淹身上发生了很多神秘的事情,所以,中国有三个成语都是因他而出,一个是梦笔生花,说的是江淹在被权贵贬黜到浦城当县令时,相传有一天,他漫步浦城郊外,歇宿在一小山上,睡梦中,见神人授他一支闪着五彩的神笔,自此文思如涌,成了一代文章魁首,当时人称为‘梦笔生花’。

等江淹到了中年以后,官运亨通,官运的高峰却造就了他创作上的低谷,传说,有一天晚上江淹梦见一个人,自称是郭璞,他对江淹说道:‘我有一支五色彩笔留在你处已多年,请归还给我吧!’江淹从怀中取出,还给了那人。其后,他写的文章就日见失色。时人谓之才尽,于是便有‘江郎才尽‘’一说,这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成语江郎才尽,它是比喻一个人的才思减退。

梅子是在梁泉江讲故事的时候睡着的,她睡得很平稳,把两条腿紧紧地夹在一起,梁泉江见梅子已经睡了,也就转过身去,不过,他没有困意,也不感觉累,他在规划设计回去该怎样生活,他不想回市党部,可是,他一想到王靖雯还留在南京,刘建辉远走香港,除了上次给他回信后,又是几个月过去了,他再也没有接到过刘建辉的回信,还有何花,他本应去看看她,多少给她一些安慰,可是,这么长时间了,他却始终没有成行,所以,他决定回去第一件要办的事情就是去看何花,至于别的事情都先放一放,梁泉江在思来想去中渐渐睡着了。

梁泉江醒来后,先看了看手表,他发现已经是上午九十分了,他又看看身边的梅子,他见梅子还在睡梦中,就没有惊动她,而是悄悄坐了起来,梁泉江刚要下地,梅子伸手搂住了他,没等梁泉江反映过来,梅子已经侧过身亲了他的大腿一口,然后又说道;“先别起来吗,好不容易我们可以单独在一起了,我求您啦,先别动。”

看见梅子发粘发贱的样子,梁泉江只好重新躺下了,梅子让梁泉江摸着她的身体,过了半天,才幽幽地说道;“夫君,能记住我吗?”

梁泉江说;“能记住,我怎么会忘了呢!”

梅子说;“那就好,我还有一个想法,你也要答应我。”

梁泉江说;“行,我答应你,你说吧。”

梅子说;“等我们有了孩子,虽然不能由我来给他起名字,也不能由你来起名字,而是要由我们的族长根据辈分来给孩子取名,可是,我还是想让你给孩子先取个名字,这个名字我只让孩子和我知道,只有我叫孩子的这个名字。”

梁泉江听了梅子的请求,虽然觉得她的要求有些为时过早,也有些过于急切,但是,看到梅子殷切地看着自己的样子,就说;“那我就给孩子起个小名,就叫梁梁吧。”

梅子听到梁梁两个字,立刻问梁泉江;“夫君,您说的梁梁是那个梁字,我知道汉字是十分有讲究的,有很多同音字和异体字,还有音同字不同的字,因此,我想知道孩子的小名是那两个字?”

梁泉江说;“两个梁字都是我的姓氏,这两个梁字都是房梁或者栋梁的梁,而不是高粱的粱,也不是粮食的粮,你一定要记好了。”

梅子说;“我记住了,是两个重叠的字,叫梁梁,既不是高粱的粱,也不是粮食的粮。”

梁泉江本以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情断长春 最新章节第四三〇章,网址:https://www.tden.net/128/128548/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