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烛龙(1/4)

作品:《黑色宿命

1;912;5991;;19;19;19;6;5;5;1;8;1;21;6;9;11;09;;

龙也就是烛龙,所处的地方“积冰”、“不见日”、“天白皓皓”、“寒凝凝”,正是北极/

我们知道,在极圈附近,昼夜以季节划分,分为“极昼”和“极夜”。我国东北高纬度地区,靠近西伯利亚和北极圈,如漠河,“极昼”“极夜”是正常现象。而“烛龙”恰恰活动在这样一个地区。

综合我们已经得出的,古先民喜欢给自然景象作生物性的表记的习俗,便不难猜出这种极圈附近的景象是什么极光。

极光的绚烂多彩,如长龙腾越天空一般的壮观,启迪了古先民的智慧,于是,“烛龙”随之诞生。验诸“烛龙”所描写的“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正是极光中的“脉动状”、“静止脉动状”,和杂有放射光的光现象。

值得自豪的是,中国大陆上的古先民的足迹,至少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曾进入到西伯利亚及以北地区,这是全世界其他任何地区的远古居民都比不上的。[]约百年前,日本的神田选吉氏最早考证「烛龙」即北极光(arrabrealis)的现象。多年前大陆的张明华氏以为「烛龙」即「北极光」,他:《山海经》中对于烛龙神的描绘,虽然渗杂了神话色彩,但与许多自然神话一样,多半是古人根据实际观察的现象而加以记录的,那它是种什麽自然现象在古人头脑中的反映?如果我们将我国古籍中关于烛龙神的形态和北极圈内所发生的昼夜变化,北极光等相比较,就会惊奇地发现《山海经》中对烛龙神的记述,正是对北极光最详尽生动的描绘。在张氏发表三年後,大陆的何新氏也出版了《诸神的起源》一书,其中第十三章「烛龙神话的真相」也同样提出「烛龙」即「北极光」,他:诗中的「龙」,就是讲烛龙(、烛同音通假)。而最可注意的是,这里所的北方寒山,正是烛龙所在的羽山、幽山。而屈原其地的景色是:「积冰」、「不见日」、天白皓皓(雪景),寒凝凝,是大地的最「北极」。最後一点极可注意。《选.烛赋》(傅咸):「六龙衔烛于北极。」也认为烛龙存在於北极区。(由此看来,烛龙可以同时现形为六身。)我们知道,在北极圈附近,昼夜以冬夏划分。夏至以後是半年白昼,而冬至以後则是半年长夜。所谓「司幽之国」,所谓「长夜无日之国」,正是我国东北高纬度地区、靠近西伯利亚和北极圈附近冬季半年的正常现象。而「烛龙」恰恰活动在这样一个地区。只要稍作思索,就不难找到这个谜的真相了。原来,所谓「烛龙」,并不是一种生物性的存在物,而是北极圈附近的一种自然现象--极光。所谓“身长千里,蛇身而赤”可能是罕见的红色北极光何氏论证烛龙即北极光,理由和张氏相似,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在高雄澄清湖传习斋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民间学学术讨论会的论集中,大陆的陈钧氏提出「烛龙新探」一,同样的把「烛龙」认为是「北极光」的曲折反映,其理由大体和张明华氏相同。因此学界普遍以神田为最先提出「烛龙即北极光」的发现者。

反对观点又有烛龙为北极光,见秦建明《昆仑山为新巴比仑城考》(载《考古与物》,1994年第6期)、汤炳正等《楚辞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91页),按,此最属无谓。盖北极光是实有之自然现象,但却只有在靠近北极的高纬度地区才能目睹,中土之人安从得见,又安能载之于简册?此种用现代人才有的科学知识比附古代献记载尤其是神话传的做法,披上一层科学的外衣,却全不考虑历史背景和人情世故,最是误人火山锥烛龙神话,实质上是描述的一种自然现象----火山爆发(或为熔岩流出)。它是像火烛那样烧着的一条巨龙。它烧的时候,时而浓烟蔽空,遮蔽大地,如同黑夜;时而又火光喷发,光照大地,使黑夜变成白昼。它的身体像一条火红色的长龙蜿蜓天际。“烛龙”的形象,我想以正在烧和爆发的火山形象来相比,是最恰当不过了。巧的是,在大同市东面0公里处却真有二十多个火山锥,但是这些大山锥在六万年前即已停止活动,已被我国地质专家确定为死火山。因此,火山爆发的情景,很难想象能流传五万多年而仍在先民传中保留,从而形成烛龙神话。烛龙神话的形成必当另有原因。1956年4月,前苏联地质专家列别金斯基考察了大同火山,他根据《水经注.漯水》中武州川水(今十里河)火山及火井的记载,作为大同火山在五世纪尚有活动的根据,得出“大同火山十分可能不是死火山,而是休眠火山,将来也许它的活动仍会复苏”的结论。他的观点得到中国学者曹家欣、曹婉如、王嘉荫、施丁的赞同和引用。194年,《地理知识》刊登了柯秋弁《我国的火山》一,采用了列氏的观点,进而作出“大同火山是活火山”这样一个惊人的论断,在当地群众中引起了不安。

苍龙星宿先秦两汉之书言烛龙,皆本自《山海经》,故稽考烛龙神话的来历,需从《山海经》入手,纵观《山海经》关于烛龙的叙述,其要点有三:第一,烛龙的方位。《大荒北经》明言烛龙居于“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黑色宿命 最新章节第276章 烛龙,网址:https://www.tden.net/0/216/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