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1/3)

作品:《大秦帝国之猛将召唤

耶律贤(公元948~982年),辽世宗耶律阮次子,中国辽朝的第五代皇帝。969年,辽穆宗被侍从杀死,耶律贤被推举为帝,在位14年,庙号景宗。

他即位后,建立嫡长继承制度,这是契丹社会封建化的标志○号天赞皇帝,改元为炳←在位时复回登闻鼓院,令百姓有申冤之地,又宽减刑法,对百姓加以安抚≈重用汉官,革除弊制,辽国出现中兴,但收效有限。982年逝世,时年35岁,葬于辽宁北镇的乾陵。

汉族官员被辽大量重用主要开始于景宗时期,景宗即位后,先将拥立他即帝位的汉族官员高勋封为南枢密院使,又加封为秦王。

原来汉官韩知古的儿子韩匡嗣被任命为上京留守,后来改任南京留守,加封燕王♀说明辽已经把汉官纳入了政权的中枢机构,因为南京留守一职原来一直由契丹宗族滴,属于要职。韩匡嗣的就任说明汉官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

由于对汉官的重用,极大地促进了政权机构的进步和工作效率,也促进了契丹的封建化。从此,辽进入了中兴时期,开始向圣宗的全盛期迈进♀就如同唐高祖为“贞观之治”奠基,雍正皇帝为乾隆时期的兴盛奠基一样。

为了彻底改变穆宗时期的混乱局面,景宗对吏治进行了改革←向汉官室曆手喂溃芯抗沤窀鞒木榻萄担缓笤擞玫礁母锸导腥ァ谑凳┕讨校白谏头7置鳎蟮ǖ赜萌耍础叭稳瞬灰伞薄馐沟冒俟倏司≈笆兀亢敛桓倚傅 伦谑逼诘男矶啾锥撕芸毂磺宄簟庋诰嫉墓餐ο拢慰枷韵殖鲆慌汕迕髌螅σ菜嬷仙馐呛捅彼谓徽交袷さ闹饕颉?

景宗的纳谏历史也有记载,在景宗在位晚期,郭袭向他上书,劝谏减少游猎次数,说穆宗时因为贪恋游猎,荒废了政事,结果闹得上下怨气冲天。经过十年征伐,但政局仍然没有完全稳定。国家虽然连年丰收,但经济还没有全面恢复,这正是励精图治的好时候,但听说陛下也迷恋游猎,这应该收敛自制,防止穆宗时的悲剧重演。况且南方还有北宋的威胁,如果他们听说陛下迷恋游猎,恐怕又要趁机北进了←陛下能及时收敛,以国家社稷为重,谋求国运昌盛,官民安宁。

景宗看了后虽然没有完全采纳,但对郭袭很是赞赏◎为这时北宋已经发动了收复燕云之战,景宗正在全力迎战,他只是收敛了游猎活动,但一心一意地进行政治建设只能等到以后去做了。

辽景宗治理辽国的过程也是他学习汉族文化,总结汉族治国经验兵运用于实际的过程…来辽太宗就很重视农业的发展,不但支持汉族人在汉族地区发展农业,在草原地区适合发展农业的地方,辽景宗也让人开垦土地,发展生产—保护农业生产,防止没有重农习惯的契丹族人有意无意的破坏,辽景宗下令禁止随从们随意践踏庄稼,行军时也命令部队绕开农田。

农业的发达对辽国多种经济的发展起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也增强了辽的国力。发展农业的同时,辽景宗也继续阿保机的做法,尽量征召人才,尤其是汉族人。得到十六州后,曾经选拔了一批汉族的知识分子治理各州的事务,其中有不少能干的良才∩景宗又仿效汉族皇帝的做法,让下属举荐有才德的人任官。后来又下诏书招聘贤才,如果考核时确实很突出的,就马上可以滴很高的职务。对于汉族的一些礼仪他也尽量吸收,例如他废除了婚姻制度中姊死妹续的旧契丹民俗÷令做汉官的契丹人随汉族礼俗,可以和汉族人自由通婚,从而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进一步的融合,也从根本上密切了契丹与汉族的关系。

尽管如此,契丹人的习惯也不能从根本上得以改变,特别是辽军在南下中原作战的时候,由于辽朝军队没有后勤供应,粮草要靠自己就地解决,所以,辽兵到一个地方就必然要骚扰百姓,抢夺粮草,这使辽军遭到汉族人的强烈反抗●心丢失了,辽在中原的统治也就很难再继续下去,直到临死,辽太宗才醒悟过来,但为时已完,其实就算他早一点知道,并采取措施,也无法在较短的时机内改变长期的民族习惯□丹作为一个落后的游牧民族统治汉族地区,就必须汉化,辽景宗死前大概认识到了这一点,但他已经没有机会把他总结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贯彻实施了。

979年的二月,宋太宗亲自领兵讨伐北汉,辽景宗也派兵救援,结果在辽军渡河时,宋军打败辽军,杀死辽的五员战将※月,北汉被宋灭掉。

北宋灭北汉战争是由北宋攻打北汉引发的∩景宗这时正在进行内部改革,对宋采取防御战略,对属国北汉也训令不得随意惹是生非,维持边境现状。

在969年,景宗刚即位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曾经亲征太原想消灭北汉,结果败给了辽的援军,此后与辽议和,将精力用在了南方,等统一江南之后,宋太祖又回头想再次灭北汉≮976年的九月,宋太祖派潘美等将领进攻北汉的都城太原,结果在北汉和辽的抵抗下兵败而归,十一月,宋太祖病故,其弟赵光义即位,这就是宋太宗。

太平兴国四年(979),刚刚取得灭北汉的胜利,宋太宗便过低地估计了辽朝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秦帝国之猛将召唤 最新章节第245章,网址:https://www.tden.net/97/97792/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