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1/3)

作品:《大秦帝国之猛将召唤

最郁闷的是李存孝居然也携带了三名附属人物,分别是和他一样同为李克用手下十三太碑一的大太保李嗣源,三太保李存勖和十一太狈敬思。

不过好在这三人植入的位置在北面多尔衮手下和曹操对峙中,没有和李存孝一统虐待扶苏。

李嗣源是沙陀族没有姓氏的部民,名叫邈佶烈,善于骑射,为人沉厚寡言,行事恭谨←十三岁便在沙陀族首领李国昌军中效力,后被其子李克用收为养子,赐予姓名。

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被宣武节度使朱温围困在汴州(治今河南开封)上源驿,亲随将领战死无数,史称上源驿事件。李嗣源时年十七,拼死翼护李克用,在乱兵流矢之中将其救出,因而备受重用,得以统领亲兵。后来,李嗣源被任命为李存信的副将,与其协同作战,所向克捷,屡获大胜。

乾宁三年(896年),朱温与朱瑄、朱瑾兄弟争夺山东地区,派军攻打兖州、郓州(治今山东东平)§氏兄弟向李克用求援,李克用命李存信率三万兵马前去救援。李存信屯兵莘县,命李嗣源率三百骑兵驰援兖州。李嗣源在任城(治今山东济宁)大败梁军,解除兖州之围。不久,魏博节度使罗弘信偷袭莘县,击败李存信。李嗣源亲自殿后,掩护李存信撤退。李克用为嘉奖李嗣源,将其麾下五百骑兵命名为横冲都。从此,两河地区皆称李嗣源为李横冲。

光化元年(898年),李嗣昭出兵青山口,欲攻打邢州(治今河北邢台)、洺州(治今河北永年),结果被梁将葛从周击败。李嗣源率部赶至,在高处摆开阵势,大叫道:“我只杀葛从周,其余士卒都不要妄动。”他纵马驰入梁军阵中,出入奋击。李嗣昭随后进击,终于反败为胜,击退梁军。此战,李嗣源身中四箭,名动天下。

天复元年(901年),梁将氏叔琮率五万大军围攻太原,占领河东所属多处州县。李克用困守太原城内。当时大雨连绵,城墙多有颓坏,太原乌旦夕。李嗣源与李嗣昭分兵四出,不时突攻梁军营垒『军屡攻不破太原,加上粮草不足,最终只得撤退。李嗣源又率军追击,陆续收复失陷州县。

天复二年(902年),氏叔琮在蒲县击败李嗣昭、周德威,率军追至晋祠,再次围攻太原。李克用亲自上城指挥防御,后见形势危急,打算弃城逃往云州(治今山西大同)←召集诸将谋议,却遭到李嗣源等人的坚决反对,只得作罢。不久,晋军溃兵逐渐返回太原。李嗣源亲率敢死之士,日夜出城突袭梁军,擒获梁军骁将游昆仑『军期应对,只得烧营退走。

天祐五年(908年),李克用病逝,世子李存勖袭任河东节度使、晋王‖年五月,李存勖亲自援救潞州(治今山西长治),命李嗣源与周德威分兵两路,攻打梁军所筑夹城。李嗣源指挥士卒砍掉梁军布置的鹿角阵,并以柴草填平沟堑,从东北角攻入夹城≤德威随后也攻破夹城西北角。李存勖趁机发动总攻,终于击破梁军,取得夹城大捷,彻底解除潞州之围。此战,李嗣源率先攻入夹城,功居第一。

天祐八年(911年),李嗣源随李存勖参加柏乡之战。李存勖见梁军军容强盛,的晋军怯战,便有意激李嗣源出战以鼓舞士气←向李嗣源赐酒,道:“你看到梁军的白马都、赤马都了吗?真令人胆战心惊。”李嗣源大笑,认为梁军虚有其表←饮掉杯中酒,而后挺身上马,率部直冲梁军白马都,生擒两员骑校。晋军士气大振,皆奋勇向前,由辰时一直打到未时,终于击篮军,取得柏乡大捷。此战,李嗣源在梁军阵中往来冲杀,斩获颇多,因功升任代州刺史。

天祐十年(913年),周德威征讨燕王刘守光,命李嗣源分兵攻取山后八军(在今河北省太行山北端军都山迤北地区)。李嗣源在广边军(治今河北赤城南)与燕将元行钦交战,虽七次射中元行钦,但最后也被元行钦射中大腿—行钦最终不支请降,被李嗣源收为养子,后被李存勖索要至麾下。

天祐十三年(916年),李存勖与梁将刘鄩在故元城(在今河北魏县东)交战。李嗣源率三千骑兵鼓噪奋击,与李存勖内外夹攻,大败梁军←随后又攻占后梁所属的磁州(治今河北磁县)、洺州、相州(治今河南安阳)等地,被改任为相州刺史。九月,沧州守将毛璋投降晋军。李嗣源奉命到沧州安抚毛璋,不久又被任命为安国军节度使,出镇邢州。

天祐十四年(917年),契丹围攻幽州(治今北京),守将周德威遣使告急。李嗣源力主救援,并请率五千突骑为前锋。李存勖便让他与符存审、阎宝会师于易州(治今河北易县),一同援救幽州。李嗣源分析敌我形势,采取“潜行溪涧,袭其不备”的战术,率军翻越大房岭(在今北京周口店西),沿山涧东进。

他与养子李从珂拼死血战,击退契丹军的多次堵截,进抵幽州城外六十里处。当时,契丹骑军突然杀至。李嗣源纵马冲入敌阵,舞槌奋击,所向披靡,生擒契丹队帅。晋军随后进击,终于大败契丹,解除幽州之围。九月,李嗣源班师,进拜检蝎保。

天佑十八年(921年),李嗣源联合河中节度使朱友谦、昭义节度使李嗣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秦帝国之猛将召唤 最新章节第217章,网址:https://www.tden.net/97/97792/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