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陈群传檄斥天下,英雄魂归忠烈祠(1/2)

作品:《大秦帝国之猛将召唤

“都是我大秦的好儿郎啊!”放下张辽传来的奏报,扶苏的眼眶湿润了。

“传旨,命匠造大匠刘晔在咸阳建造忠烈祠、凌烟阁,世代供奉为我大秦江山、百姓牺牲的将士。

忠烈祠摆放将军之下的大秦将士,世代享百姓香火祭祀;凌烟阁塑像,为大秦立下汗马功劳且职位在将军以上者死后入阁。

朕要告诉所有大秦将士,朕和大秦的百姓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今日所做出的贡献!”扶苏满是泪水的说完了旨意。

“对了,告诉刘晔,在阿房宫朝天门的广场前修建一座大秦英雄纪念碑,忠烈祠和凌烟阁直接在咸阳的旧宫基础上改造!”

“陛下,这恐怕不妥吧,咸阳旧宫乃是阿房宫之前的大秦皇宫,用来修建忠烈祠和凌烟阁似乎有点...,还是另选新址建设吧,老夫相信新建的阁祠绝对不会让将士们失望的。”王贲开口建议。

“王老将军不必多言,这是他们应得的荣耀!”

消息传到咸阳,百姓们热血沸腾。

杨晨、赵虎的故事人人传颂,大秦掀起了一股新的当兵潮。

城内,一座酒馆

“听说陛下为了杨晨、赵虎二位英雄特意设立了忠烈祠来表彰他们的功绩,永世享受百姓的香火,还让他们的名字刻在朝天门大秦英雄纪念碑上,真是何等的荣耀啊!”一个黄脸大汉说道。

“的确如此,杨晨英雄乃吾辈之楷模,大丈夫生当如此!”另一个书生打扮的青年接话。

“不如我们去投军吧,听闻太尉尉缭大人在蓝田大营开设了征兵处。”又一个大汉说道。

“大丈夫死则死矣,就是冲着那忠烈祠香火、英雄碑留名咱也要搏一份功名!”黄脸大汉说。

“树死留皮,人死留名!战场上拼杀一番,便是那凌烟阁塑像,又有何不可!”

“说得对,咱们走,去蓝田大营!”

三秦大地从不缺少热血男儿!

蓝田大营,征兵登记处

“宰相大人,这两天来投军的人越来越多,我这把老骨头都快忙得有点吃不消啦。”尉缭嘴上和冯去疾说笑,心里高兴得不行:这就是民心啊,陛下,你做的对啊。

“是啊,忙死你个老不死的。”冯去疾也是打心眼里高兴,儿郎们踊跃参军,大秦中兴指日可待啊。

说罢,二人哈哈大笑,把旁边负责登记姓名的芯们吓了一跳,毛笔都掉在了地上。

“对了宰相大人,老夫忽然想起一件事,这里暂时就交给你了。”

“太尉大人放心,包在老夫身上。”

咸阳城,博士府

“博士大人何在?老夫特来讨杯水喝。”

“哦,是太尉大人,不知来我这博士府有何贵干?”

“无事不登三宝殿,老夫就直说了。”

“太尉大人请讲。”

“现今山东诸国欲出兵讨伐我大秦,联军不日即可到达韩国三川郡,听闻博士大人写得一手好文章,特请博士作一篇讨贼檄文,震慑诸侯。”

“哦?太尉大人要陈群作一篇讨贼檄文?”

“正是如此!”

“我陈群虽手无缚鸡之力,不能沙场为国征战,但写篇文章还是可以的。就让我陈群为大秦,为百姓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

“好!老夫亲自为博士磨墨。”

“盖闻明主图卧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以有非钞人,然后有非钞事;有非钞事,然后立非钞功。

......(此处略省一万字)

其得赵高、李斯、赵王歇、韩王成、魏王咎、齐王假、燕王广、楚王胜、吴王芮、汉王季、项梁、项藉等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蓄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迫之难$律令!”

“好文章!好文章!好文章!”尉缭看完后,一连说了三个‘好’字!

“博士真大才也!”

“太尉大人折煞陈群了,不敢当,不敢当。”嘴上如此,能得到太尉尉缭的夸奖,陈群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我这就将檄文拿去与诸位同僚一观,然后广发天下,看那些个满口‘百姓仁爱’的诸侯们还有何颜面来伐我大秦!”

“太尉大人请,群随你一起去。”

“好。”

是时,陈群讨贼檄文传遍天下,陈群本人也名闻诸侯!

—————————————————————————————————

韩国都城,新郑

“啪!”赵高将一个心爱的花瓶摔得粉碎,

“陈群此人,欺人太甚!若不杀你,我赵高誓不为人!”

“啪!”又是一个花瓶摔得粉碎,正当赵高准备举起第三个花瓶的时候,被一只手拦住了。

“赵大人为何如此激动,不过一篇檄文尔。”

“李大人,你看到之后难道不恼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秦帝国之猛将召唤 最新章节第16章 陈群传檄斥天下,英雄魂归忠烈祠,网址:https://www.tden.net/97/9779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