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声势越发壮大的黄巾军(2/3)

作品:《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

不过,这个时代,早已经不是原本的历史了,王允因为是太原王氏的分支,尤其是当时太原王氏的族长王腾,通过战功位列三公,并加骠骑将军一职。

而王允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担任侍郎一职。

雁门关之战,王允不断往并州运送物资,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再加上王家在雁门关之战,立下了很大的功绩。

所以,王允顺理成章的当上了司徒一职,而且这些年一直没有掉下来。

王允没有上任豫州刺史,自然是有其他人,此人就是再历史上曾经露过脸的郭贡。

汉兴平元年,曹操领军东击陶谦,使荀彧守甄城,任以留事。

后因曹操杀害名士边让,触犯了兖州士族的利益,当时担任陈留太守的张邈、兖州别驾陈宫以兖州反,潜迎吕布。

郭贡于此时登场,率领众数万人马来至城下,有的人说他这是与吕布同谋,众人甚惧。

此时,郭贡想要见荀彧,荀彧没有拒绝,便要前往,东郡太守夏侯惇恐荀彧遭害。

荀彧却没有惧意,直接见了郭贡一面,使得他引兵而去。

郭贡的能力一般,能够当上豫州刺史完全就是因为家世,因为他出自于颍川郭氏,与袁绍的谋士郭图是同宗。

这么一个酒囊饭袋,在没有得到豫州世家的支持下,如何能够抵挡朱元璋,更何况,朱元璋手下可不止高迎祥等人,还有他携带出世的老兄弟。

这些人,如果单独放在一个时代之中,也是精英人才一个。

正是因为人才的碾压,再加上兵力的碾压,黄巾军的士气可谓是如日升天,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取得如此的战果。

也正是因为黄巾军,按照预订的策略,只针对一些作恶多端的小型世家,没有针对那些强大的世家大族,黄巾军在豫州之地,并没有遇到多少抵抗。

毕竟,在没有世家大族的帮助下,豫州的那些地方军,实在是不堪一击。

可以说,在云霁和朱元璋的联手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黄巾就已经快要实现第一步的计划。

在快要尽数占领豫州后,朱元璋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立即建议云霁,在豫州占领地种植粮食,作长远的打算。

至此,屯田兵提前出世。

…………

闲则为农,战则为兵,兵农一体。

屯田兵,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兵种,因为汉朝早就出来的,只不过它的群体,主要还是以边疆之地为主。

在汉朝时期,要防守绵延数千里的北方边防线,单靠戍卒轮替补充边防军队,代价很大,所以汉文帝时,谋臣晁错建议采取“移民实边”政策,开始组织向边疆地区移民。

屯田兵这才有了雏形。

到了汉武帝后,进一步推行屯田,将征召来的士兵迁到边疆,就地居住,亦耕亦战。

而这些士兵,就成为了特殊的职业兵,他们从国家那里得到了一块荒地,也得到一定的补贴,但平时要依靠自己的耕作过活,轮流值勤。

这种兵制到了后来,便成为汉朝的传统政策,一直沿用到现在的边军。

而朱元璋只是进行细化,直接用在了豫州,此时,正是屯田的好时候。

由于豫州几乎拿下,朱元璋当即向云霁请命攻打徐州,将地盘尽快连接成一片,这样,黄巾军才有抵挡汉军精锐的底气。

看着黄巾军一天天壮大,手中的地盘也越来越多,张角是真的晚上做梦都会高兴的笑醒,通过这接近一个月的战场之斗,他对自己的候选人,有了一个大概的预估。

不过,他可不会傻乎乎的说出来,此事一旦说出,黄巾军就要有内乱的风险,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

…………

就在全国各地的黄巾军,如雨后春笋一般茁壮成长,攻略大汉土地之时,洛阳城内,也开始发生一场变化。

那就是汉灵帝,将侍郎张钧给腰斩了。

自从封胥、徐奉二人,勾结黄巾的证据被有心人放出来,朝野之上讨伐宦官的声音越来越大,大到要挑战皇权的一种地步。

毕竟,对于朝廷上下的文武百官来说,这是对付宦官的机会,岂能轻易错过。

这些个官员,或许会因为家族立场,在平时会产生矛盾,但在对付这些宦官上面,他们很多时候都能不约而同地达成统一战线,毕竟大家的利益一致。

如果按照正常发展,在侍郎张钧刚上奏的时候,文武百官就会如同商量好了一样,将一堆写有附议的奏章,通过自己安插内宫之中的眼线,递到皇帝桌案之上。

不仅如此,为了把这件事情闹大,还会有各别官员,以请辞等手段,来威胁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最新章节第362章 声势越发壮大的黄巾军,网址:https://www.tden.net/406/406447/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