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惊恐朝廷,各怀鬼胎(2/3)

作品:《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道作为棋子,太平道何尝又不是,正是因为他们睁只眼闭只眼,太平道才没有发展阻碍。

诸子百家!

那些心怀叵测的世家之人,在这时候瞬间想到了他们,也只有他们的支持,张角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成长到如今的地步。

如果远在巨鹿的张角,知道他们心中的想法,一定会对此嗤之以鼻,毕竟,黄巾能够发展到现在这般规模,世家是最大的功臣。

如果不是他们的胃口太大,不断兼并百姓的土地,使他们失去自己的家园,开始流离失所,张角也不可能如此蛊惑人心。

其实,张角在创立太平教,并且不断发展时,就已经有大汉的忠臣发现了这一动静,毕竟就算是几年前的张角,也有几十万信徒,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不可能丝毫不被察觉。

只可惜,那个时候的太平道,还打着道家的旗帜,作为道家数一数二的大教,谁能想到他们会进行反叛,又有几个人会往这里想。

所以,即便是有忠臣谏言,也因为人微言轻,不被朝廷之人所重视,或者说,他们的谏言根本送不到朝廷。

即便是朝廷之人,有人看出黄巾的危害,比如太尉杨赐,尚书令卢植等人。

但由于十长侍之一的封谞、徐奉二人,被张角派人收买,在朝内替张角打掩护,再加上太平道本身的一个性质,所以这一类的声音根本就没人听。

毕竟,儒道两家向来是大汉王朝,最为忠实的支持者,汉初之时实行黄老之学,道家开始了休养生息,得到飞跃的发展。

到了汉武帝时期,虽然国家的治国思想变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由于道家在汉初于国有功,而汉武帝也不想太过得罪神秘的道家。

于是,汉武帝为了安抚当时的道家,便将刘邦收缴而来的,十大名剑之一的纯钧剑,赠予道家当时的掌门人。

而太阿剑,汉武帝则是赐给了当时的儒家掌门人董仲舒。

泰阿剑是一把威道之剑,乃是越国欧冶子,和吴国干将两大剑师联手所铸,先是留在了楚国,在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此剑就成为他的佩剑,被他随身携带。

始皇帝死后,大量宝物随之陪葬,太阿剑就在其中,只是后来楚汉相争,此剑就落在西楚霸王项羽手中。

只是,随着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楚汉相争失败,选择自刎于乌江岸边后,太阿剑就落入刘邦手中,毕竟这是堪比赤霄的天级武器,刘邦当即封存了下来。

直到汉武帝的出现,秉持着放着也是浪费的态度,更是为了进一步拉拢儒家,便将太阿剑赐给了董仲舒。

而纯钧剑,则是给了当时的道家掌门人。

只不过,那个时候的道家,讲究的是清静无为,哪怕是天级武器都不怎么看重,所以纯钧剑便在道家流动,最终不知为何,在十几年前,流落到南华道人手中。

而张角又是他的弟子,所以他便把纯均剑送给了张角。

只是,这一切朝廷并不是很清楚,他们只知道,当初的道家虽然是清静无为,但依然是大汉的一柄利剑,对于剿灭百家叛乱,维护地方安定,儒道这两家真可谓是功不可没。

而张角的太平教,更是道家第一大教,明面上的教众就足足高达几十万,而现在,他们公然进行造反,行此谋逆之举,简直就是和整个道家对着干。

朝廷上的大臣很不明白。

张角这样做图什么,作为道家之人,他这番举动要置道家其他流派与何等境地,又让朝廷如何看待道家?

最主要的是,作为叛乱的贼首头子张角,尼玛现在都已经五十多岁了,到了知天命的时候,既然都已经成为道家第一大教的教主,有着如此恐怖的声望,直接安享清福不好吗?

造反,那可是要诛杀九族的!

朝廷里面的大臣很不明白,张角为什么突然毫无预兆的造反,毕竟利益和风险不成正比,但凡造反之人,都是有着称王称霸,或者想要改朝换代。

可张角呢,他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连个儿子都没有,就算是想要当皇帝,甚至凭借着恐怖的乌合之众,当上了皇帝,又能够做几年皇帝。

等他死了,皇位交给谁,毕竟他连一个儿子都没有,直接属于断子绝孙了。

任凭大臣怎么猜想,都猜想不到张角造反的动机,毕竟如此规模的造反,在五天内便可以达到云集响应,如果没有提前安排,根本就不可能做到。

这说明,张角的谋反之心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

袁绍想不明白,袁术同样也是想不明白,哪怕已经知道张角会造反的曹操,同样是想不明白,毕竟自私是人的劣根性。

只不过,到了这个时候,明不明白张角为什么造反,已经是不重要了,因为张角终究是造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最新章节第348章 惊恐朝廷,各怀鬼胎,网址:https://www.tden.net/406/406447/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