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王子英千里相送,阳球暗地捣鬼(2/3)

作品:《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阳,城北。

正如那句话,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眼下蔡邕落魄,原本的好友没有一个来,只是派了门下的小吏、仆人相送。

唯有王允,卢植等人不惧怕程璜、阳球等怀恨在心,前来送别自己的老友,不过即便如此,送行者仅数十人,场面颇为凄凉。

所谓髡钳之刑,即剃去头,以铁圈束颈。

蔡邕作为关东大儒,在天下也是富有声望,朝廷如此辱之,实有失天下望。

看着王羽前来,蔡邕似乎是早有预料,不过并没有说什么,因为千言万语也挡不住心中的感激!

只是,不知为何,王羽能够感觉出蔡邕身上露出一丝凄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在王羽思虑之际,只见蔡邕摇头凄凉地道:“我蔡邕自认与袁氏交好,可是通过此事才发现,不过是泛泛之交罢了,他们一家不过是把我当成一碑匠耳!”

“自古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也,何况有殃及自家之危,他们肯为我出头,恐怕还是为了卖你几分面子,还有就是已经猜出我不会死,所以直接做一个,顺水人情罢了!”

“碑匠……”

王羽神情一怔,没想到关东世家竟然是这样看待蔡邕,实在是令人愤恨,要知道,蔡邕因为才华横溢,文采斐然,很多公卿去世后墓志铭皆由他操刀!

就连袁氏一族,也是如此。

“难怪,难怪!”王羽瞬间豁然开朗起来,以前他看历史时,心中就有一个疑惑,董卓屠京师袁氏一族时,蔡邕没有发一言,这实在是怪事。

毕竟,以蔡邕当时的名望,再加上与袁家的关系,如果肯为袁家发声,袁家或许还会好一些,毕竟蔡邕可是一块活招牌!

现在看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恐怕历史已经在这里就埋下伏笔了。

王羽收回心思,摇头道:“各人皆有自己的立场,只是以后认清了就行。”

蔡邕点了点头,随后还是叹了一口气。

这时,公府尉曹役吏面色阴沉的来到二人身前,恭敬地道:“蔡议郎,该起行了。”

“急什么,没有看到我与伯父在谈话吗?”见这小吏催促,王羽当即怒喝道,那充满无尽杀气的架势,让小吏顿时芒刺在背,不敢再发一言。

如果是寻常之人,在听到如此差叱喝后,他早就挥鞭驱赶了,可面对王羽他就不敢了,毕竟后者乃是关内侯,更是惊天战神之子。

若是得罪他,恐怕自己到达并州的那一刻,就尸骨无存了。

所以,这小吏是非常担惊受怕的,不说并州需要经过太行山,光是他是王羽的地盘,小吏就不敢随意得罪他们!

误了时辰,自己顶多被上司处罚,可要是得罪了王羽,那就是小命不保了,孰轻孰重,他还是能够掂量得起的!

一想到马上就要去并州,小吏就浑身不舒服,毕竟谁也不会和自己的命过不去,他宁愿去南方那种不毛之地。

只可惜,上官有命,他不能进行违背,只能咬牙前行!

…………

洛阳,阳球府邸!

阳球,字方正,渔阳泉州人。

家中世代为望族并担任官职。

擅长击剑,骑马射箭的本事很高,喜欢申不害、韩非的学术,由此性子严苛,可谓是睚眦必报。

郡中有位官员,侮辱了他的母亲,阳球纠集了几十名少年,将这个官吏和全家杀死,自此阳球出了名。

要知道,汉代以孝治天下,所谓一孝遮百害,他屠人全家非但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反被举为孝廉步入官途。

只能说,这是时代的扭曲!

起初,他被举荐为孝廉,补任尚书侍郎,阳球熟因为悉精通过去的典章制度,他起草的奏章和判决意见,经常被尚书推崇信赖。

后出京担任高唐令,因他严厉苛刻超过法理,太守将他拘捕并向朝廷弹劾阳球,赶上大赦被释放。

先后担任司隶校尉,尚书令等职,现在又担任将作大匠一职,也就是少府,九卿之一,掌内钱,说白了就是替皇帝把守私钱。

千万别小看皇帝的私钱,山海地泽,即盐铁之利进归其有,由此可知其职之雄,号称九卿第一,官职非常大。

“不知道陛下怎么想的,就这么轻易放过了蔡邕,而且袁逢,杨赐,王允等人更是坏我大事,着实可恨,此仇我定会相报。”说话之人不是旁人,正是中常侍程璜。

此人看起来有五十余岁,面白无须,长着一对小眼睛,那细细微微眯着的眼神,如非开口说话还以为他睡着了。

“谁会想到,依小婿来看,这一切肯定有王羽那个小子,在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最新章节第235章 王子英千里相送,阳球暗地捣鬼,网址:https://www.tden.net/406/406447/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