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出将入相史天泽(2/3)

作品:《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军队,虽然这不代表他击败了孟拱,但也足以证明其能。

曾从征阿里不哥,平定李璮叛乱,可谓是战功赫赫!

至元十一年(1274年),与伯颜同任中书左丞相,统军出征南宋,至郢州时因病北还。

次年,病逝于真定,年七十四。累赠太尉、太师、镇阳王,谥号“忠武”。

史天泽器量涵弘,识虑明哲,知时识势,应变制宜。

每临大事,遇大难,论大政,必毅然以天下之重自任,以竭忠殉国,尊主庇民为原则,从不追求个人富贵权势。

多谋善断,量敌用兵,主张攻心为上,力戒杀掠。

史称其“出入将相五十年,上不疑而下无怨”,被人比作郭子仪、曹彬。

元世祖忽必烈,曾这样评价史天泽:“卿自朕祖宗以来,躬擐甲胄,跋履山川,宣力多矣,又卿首事南伐,异日功成,皆卿力也。”

元朝政治家王恽,更是毫不吝啬的赞扬他:“公忠亮有大节,出入将相近五十年,其元勋硕德,柱石四朝,师表百辟,殆古社稷臣,而气貌循然,若无所为者。”

“及临大事,论大政,夷大难,毅然以天下之重自任,要以竭忠徇国,尊主庇民为心,一以至诚将之。”

“其视富贵权势,敛然畏避,若将有浼于己者;其善始令终,世儗之郭汾阳。而器量涵弘,识虑明哲,又根于天性然。”

史天泽有这样的历史评价,其实也不奇怪,毕竟他为元朝效力五十年,在灭金攻宋的战役中为元朝立下盖世大功,极大促进了元朝的统一。

同时,史天泽熟悉吏治,善待百姓,促进元朝政治制度的完善,更是一位名相。

另外史天泽不贪恋权势,主动交出兵权,稳固了元朝的统治,深得元世祖信任,成为功高震主而朝野不忌的贤臣,堪称元朝版的郭子仪。

故此有这般评价。

【请宿主进行选择!!!】

“去除阿里奇和伊稚斜,从其他三人中进行召唤。”

【叮咚,恭喜宿主获得,元朝初期名将,史天泽,统帅:97,武力:101,智力:93,政治:95,魅力:92;

植入身份:并州史家族人,雁门校尉史秉直之子,现加入天穹卫之中,深得宿主信任。

携带人物6人,分别是:史秉直,史进道,史天倪,史天安,史天祥,史怀德;】

【叮咚,由于史天泽年龄只有十七岁,故五维属性尚未达到历史巅峰,当前五维属性,统帅:92,武力:95,智力:82,政治:83,魅力:80;】

看到史天泽被召唤出世后,王羽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在元朝史书和历代名人中,史天泽的评价是极高的,毕竟他做到了出将入相,放眼古今,也是较为罕见的。

但是在民间,史天泽的名声就不咋样好了,因为许多人将史天泽归为“汉奸”一类。

这也是围绕在史天泽一生中,最大的一个争议。

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针对此事都议论不休,分站两方,唇枪舌战不休。

所谓汉奸,指的是原本站在汉族的一方,但因为各种各样的缘由而投降敌方,并帮助敌人对付自己人的说法。

在百度百科中定义为:“原指出卖汉族利益的汉族败类,后引申为出卖中国利益的卖国贼。”

这种说法最普遍的时候,便是抗膏战争期间,甚至在现今的许多抗日剧中,汉奸的这个角色都是必不可少的。

史天泽作为历史名人,其“汉奸”的评判争论不休,最主要的是其本人功绩挺大,但是也确实从汉族阵营投降到了蒙古族。

但如果仔细分析的话,这条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受限制于当时混乱的时局,辽金蒙先后与宋朝对峙,到了金朝还占据宋朝都城。

许多汉族百姓,早在几代前就在他国政权下生活,经过长期的磨合,这一部分早就已经不属于“汉奸”一类。

史天泽所在的史家,就是其中之一,别忘了,他们一家可是河北涿州人氏,这里自靖康之耻后,就一直是金人的地盘。

也就是说,史天泽一家可没有吃他赵家一粒大米,再说了,不是所有人都是辛弃疾,愿意为了自己的理想抛家舍业!

所以说,史天泽由于一直在金人占领区,而宋朝的君臣几乎都是废物一个,只知道偏安一隅,使得铁木真打下来了北方之地。

那么,作为一个聪明人,自然要选择对自己家族最有利的!

所以,史天泽这个汉奸之名,根本就不应该存在。

至于他投靠蒙古,随军攻打南宋,更是身为将领的责任,古话有言,叫做各为其主,史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最新章节第125章 出将入相史天泽,网址:https://www.tden.net/406/40644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