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羌乱之论(2/3)

作品:《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所以屡降屡叛,如此反复无常,皆因朝中奸佞当道,贪官恶吏横行其事,导致凉州的情况越来越差。

只要朝廷惩处阉党,罢免那些贪官污吏,重用那些有才学的高干子弟,只要他们这些有才学的人上任凉州,在凉州进行治理,未必没有一檄而定乱的可能。

并且,这样的话,朝廷花费的代价也小,起码,不需要那几十亿钱的军费。

要知道,段熲自从平羌后,花费的钱财就有几十亿钱,换算成马蹄金的话,起码十几万金,这是怎样的一个代价。

当听到阎忠的观念后,盖勋不住地摇头,在这一点上,他跟段熲一样,主张剿杀,因为一直跟随王腾的缘故,盖勋的想法,并没有那么天真,而是可以从现实情况找到答案。

在他看来,惩处阉党和一些贪官污吏,并不能解决凉州问题,甚至连其他州的问题都解决不了,因为阉党说白了,就是皇帝和世家大族夺权的傀儡!

皇帝用得上他,他们才有着一定的权力,如果按照阎忠方才的那个说法,祸害凉州百姓,岂不是当今的皇帝了!

而且,就算把贪官污吏给罢免出去,凉州的情况就会好吗,恐怕不见得吧。

士人对段熲一直有所非议,一方面是因为他投靠了宦官,成为其爪牙,另一方面,就是他为了平息羌乱,耗费国家年赋税之大半。

在盖勋看来,那些士人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毕竟平息羌乱所花费的钱财,都是先帝从世家大族手中弄出来的。

段熲花费了这么多的钱,他们自然要找段熲的事,而这恐怕也是段熲投靠宦官的原因,若没有宦官借助皇帝的威势保住他,他恐怕早被士人吞了。

所以说,段熲现在跟士人势如水火,不是没有原因的。

不过,两人聊着聊着,在相互对视一眼后,都纷纷摇头叹息了一声,那是一种相顾无言。

因为两人都知道,无论是主张安抚、还是主张围剿,其实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为了让凉州安定下来,百姓能够过上太平的日子。

但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太难了,因为想要使凉州恢复安定,百姓过上太平的日子,最需要做的事,便是吏治清明,而这又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更难的事!

但是,如果迟早吏治不清,羌人迟早因为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再次发起暴乱,而且其爆发程度,只会越来越猛。

…………

尤其是,现在羌人之中,出来尔朱荣这样的猛人,统帅属性高达99的他,放眼汉末三国,也是可以名列前三。

而在这个时期,单从统帅属性来看,也就鲜卑的檀石槐,与他旗鼓相当了。

听到二人对羌乱的见解,王羽不发一言,恐怕正在激烈讨论的二人还不知道,羌人之中,已经诞生出一位强者,正在对大汉王朝虎视眈眈。

在原史上,羌乱一直是一个难以逃避的一个话题,就拿大汉王朝的覆灭,很多人都归结于黄巾起义点燃了导火索!

其实,羌乱也算是一个重要原因。

毕竟,黄巾起义后,皇帝也不是傻子,自然进行一些处理,其中就是把那些民兵解除,只有那些在朝中担任官职,才有自己的军权。

只是,黄巾余孽太多,导致州牧制度崛起,这才给了那些地方军阀发展壮大的机会。

而羌乱,则是给了原史董卓机会,他就是依靠平定羌乱,才担任凉州刺史,在西凉发展壮大,最终产生尾大不掉的局面。

但这一切的因果,朝廷都要为此买单。

因为,羌人都是被统治阶段给逼的。

羌族的历史,非常但悠久。

最早的羌族祖先,是活跃在华夏中央的,出现在现代的山西、陕西甚至河南等地。

但后来,被商人打败而西迁,后来秦国强人秦穆公又将羌人再次往西赶,这个民族最终基本定居在了中国西藏和青海高原上。

个别部落分布在整个西域、甘肃、云南和四川。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西汉时期,这个民族开始出现在中原统治者的视野里。

因为他的规模出来了。

到了东汉时,已经存在着近百个规模大小不等的羌人部落了。

有的大部落在公元94年时“内附”时统计,人口已经超过50万了。

顺帝时期,反叛羌人中能打仗的人手合起来突破有二十万了。

而提到内附一词,就不得不提到汉武帝。

羌族,在武帝一朝可没少挨收拾,不过在当时的少数民族都挨刘猛男的欺负,那羌族被揍也就不奇怪了。

而提到羌族,就不得不再次提到内附二字。

“内附”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最新章节第116章 羌乱之论,网址:https://www.tden.net/406/406447/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