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是不战(1/3)

作品:《凤徵

外交总长一行三十七人全部惨死、无一人生还的消息,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惊痛。无数报纸纷纷撰文,赞扬三十七人的民族气节,痛斥日本暴行,要求其归还遗体并郑重道歉。日方却谬称当时只是得到情报说该旅店藏有违禁物品,惯例搜查,根本不知道他们是外交人员,称这是一起“意外事件”。

全国人民怒了,政府却采取了退让方针,命令上海守军“忍辱负重”,同时长江路发表声明,政府已经在“一面预备交涉,一面积极抵抗”。然熟知内情的人知道,这所谓的“积极抵抗”,也只是为了“预备交涉”,尽快实现停战而已,关于到底打不打,党内分成两派,主战派与绥安派。

重新上任的财政总长卫彦人属于主战派之一,当然这是跌破众人眼镜的,这才坐到位子上几天,居然又逆着靖氏的意思!而卫彦人的说法很简单,他不谈论政治,也不谈论善恶,只单单算本帐给你听:日方现在在外滩,如果不打,不将他们遏制在门外,一旦他们攻进市区,上海预计出现难民六十余万,贸易完全停止,关税收入将下降75%,成千的工厂与商店不可避免的毁于战火,中国方面损失资产粗估可达两亿——不拿别的说事,只这巨大损失,已经在门口的日本军队远不比南北打打闹闹更为危险吗!

这一本帐十分简单,以下是他的原话:“如果中国面前摆着南北对峙和军事统治的日本军国主义两种选择,那我宁愿继续南北对峙: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与金融中心,是金陵政府的门户,一旦沦陷,且不说巨额贸易不知停摆多久,毁掉多少财富,恐金陵亦危矣!与其跟北方对着干,不如盯住日本带来的真正威胁!”

他在国会上发表了这通言论,虽然大家没有鼓掌,不过心里个个翘起大拇指:真是敢说。当然,这样的话,也只有姓卫的敢讲,别人又岂敢冒靖氏之韪。

而松海官邸的老头子听了上述言论后,很不以为然,冷笑道:“先问他一问,他之前拿不出钱来打仗,现在倒是拿得出了?”

卫财长的方法是身体力行,同江浙各省金融界及工商界磋商,为战争紧急筹措军费,同时寻求国际援助——这照理是外交部的活儿,然外交部现在不但群龙无首,本身也大受重创:盛慕忱招人看的是真才实学,贵精不贵多,除去那些打杂的跑腿的录事的,三十六人将近外政司的全部!江沧因为没赶上火车掉队,居然一跃成为本司说话最有分量的——看着包括凤徵在内的其他不足十名同事,别人恭喜他当上司令,他自嘲说是个光杆司令。

前期债券尚未还清,为“共赴国难”,金融和实业界在财长周旋下答应对政府各项债券延期展本的主张:延长偿还期,并降低利息率——债台高筑的政府大大喘了口气,然而卫彦人知道,这远远是不够的。他不在的期间,靖元徵虽做了努力,可由于资历浅,经验不足,多是一些纸上谈兵的工作;更由于他对抗不了松海官邸的威压,任凭其予取予求,不过一个月,政府向各银行的垫借款竟暴增九千万!连中央银行也加入了这一行列,粗略算算,财政赤字让人望而生畏。

国内已是干竭,唯有把目光转向国外。他自哈佛毕业,对美国的经济与政治有足够了解,而据卫六分析,日本野心不小,如果没人遏止,它将是亚洲的纳粹德国,中国在太平洋战场的战略地位必然逐步凸显——自家弟弟的眼光、格局,卫彦人从不怀疑,他相信美国必然也看到这一点,就算看不到,他也要说服他们看到,于是他硬着头皮,向总座说明情况,并自请外交部外政司司长一职了。

其实更好的当然是外交部长头衔,但一人担两个部长,是史无前例的事。

松海官邸一看,居然是代表国家去美国游说申请国际援助,实在不行退一步获得优惠借款——乐得喜上眉梢,大笔一挥当即委任卫氏为外交部长,财长一职由行政院长蓝云阶暂时挂名,待卫氏回来再卸还。

想一想还不够,如果真能拉来援助,那可是白花花的美钞啊——有钱就有枪有炮,老头子又让阮前江打电话给卫宅,说两家再聚聚,挑了个日子同游紫金山,一路和乐融融达到前所未有境界,并说到时要为彦人举行盛大的饯行仪式,期待他胜利归来。

财长突然空临变成外长就不说了,送行队伍有多么壮观也不说了,好在卫彦人有自己的幕僚队伍,匆匆问了下外交部目前状况、特别是看了外政司可怜的小猫三两只后,拍拍江沧的肩膀:“一个司不能没有一个主事的,从今天起,你就是外政司司长。好好努力,年轻人。”

谁都知道,外交部一厅四司,外政司重中之重,江沧虽然近日努力维持下来,却也没想到新任部长第一纸委任状就是给了自己,当即十分感动,也十分彷徨:“我——”

“名不正则言不顺。”卫彦人一句话堵住了他,随后看到凤徵,他朝她笑笑,巡查他司去了。

这边中国跑去美国寻求外援,那边呢,日军已经摩拳擦掌,蠢蠢欲动。

以中方未能就虹桥机场事件做出满意解释为由,七月十号,日本对虹口发动全面进攻,战争爆发。

权宁早对日方在外滩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凤徵 最新章节战是不战,网址:https://www.tden.net/131/131931/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