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抄袭哪吒(1/2)

作品:《灵魂道警

“徐偃王兵围镐京,让周穆王的统治者地位摇摇欲坠,当时主持镐京大局的正是王后王俎姜,见到局面危急,不得不放出鹞鹰请求周穆王迅归国,主持大局。

得到求援的周穆王大感震惊,这才不得不中断同西王母的相会,让造父驾驭八骏,昼夜不停疾驰镐京,八骏虽然神骏,毕竟周穆王所在的位置太远再加上鹞鹰飞行的度过低,中间需要一段时间,在这期间必须依仗王俎姜率领文武百官,将徐偃王御国门之外。

这样就相当有难度,毕竟周穆王整日西征,劳民伤财,加大了国内矛盾,而徐偃王则不然,他所代表的徐国国力蒸蒸日上。

在历史的长河中,徐国逐渐展为东夷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成为统辖淮、泗流域的东方盟主。周初,徐国曾多次联合淮夷反抗周王朝。

徐国到了徐偃王时期,由于偃王治国有方,素以仁义闻名于世,因此徐国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国力不断增强,来朝贡者日益增多,统治的范围也越来越大。

据史料记载,当时各地来朝者“三十有六国”、“地方五百里”,范围涉及到淮河、泗水流域的苏、鲁、豫、皖的部分地区。

周穆王的西征耗费不小,为了转嫁矛盾,不惜加大赋税,对隶属于自家的小国横征暴敛,暴虐统治和沉重的负担这就让其他国家甚为不满,徐偃王就是反对宗周最强烈的国君之一。

当时宗主国西周,对其诸侯子国颁布了很多规制,不允许子国逾制。但徐偃王无视宗周的规定,先“僭越”称王,将31世的“封君”变成了“王”;同时逾制建筑徐国都城。

当时,周天子的王城“方九里”,而徐城的范围却大大过了周天子的王城。不仅如此,徐偃王尚有“欲霸上国”的雄心。《帝乡纪略》、《泗周志》等旧志上就有这样的记载:“(徐偃王)周穆王时为东方诸侯,长行仁义,欲霸上国,获朱弓彤失,以为天瑞,乃僭称王,6地而朝者三十六国。”

这种“僭越”称王、“逾制”筑城的违规之举,只有统领三十六国、被东南的江淮地区众多国推为盟主,敢于同周天子分庭抗礼的徐偃王才敢如此造次。

徐偃王此次携众多诸侯国进军镐京,也是早有准备,正好趁周穆王同西王母私会的紧要关头,可谓眼光独到。

当时王俎姜刚刚担任王后没有多久,无论声望,还是经验,以至于影响力,都远远不及周穆王,更不要说控制军队抵御徐偃王大军的征讨。

而周穆王更是远水解不得近渴,似乎镐京的沦陷已经成定局,王俎姜虽然颇有贤名,但也无力回天。

如果换其他人当王后的话,或许周朝到周穆王的时候,就已经画上了句号,更不要提其后的国运,可偏偏出生太公后人的王俎姜担任王后,这就留下了喘息的机会。

她们家族本来就盛产王后,到了王俎姜这一代,不仅聪明,而且容貌更是倾国倾城,举世无双,除了她年幼的妹妹王白姜,没有任何人能越她的容颜。

当时无数国君对王俎姜虎视眈眈,想要将她纳为自己的王妃,其中实力最强的有两位。

分别是西周国君周穆王还有徐国国君徐偃王,当时徐偃王还没有这么大的野心称王,被称徐君,他本身出身就比较独特。

相传第31世徐君的宫人,十月怀胎,分娩时,产下一肉卵。徐君认为是不详之物,命人将其弃之水滨。徐君家有犬名鹄苍,将弃之水滨的肉卵衔回,咬破卵皮,卵内有一男孩,就是后来的徐偃王。

据旧志记载:“王生有异相……目不能缩视细物,望远乃见。荀子注云:‘其状偃仰,故称偃焉。

如此独特的出身,造就他不一样的性格,甚至有些自卑过头,尤其是同周穆王在一起的时候,这种感觉越明显。

王俎姜当时在他们二人之间摇摆不定,虽然周穆王英俊潇洒对少女的杀伤力极大,但是王俎姜偏偏对他不感冒,因为他们家族出了不少周朝王后,深知王后的艰辛,根本无法享受正常夫妻之间的恩爱,夫妻感情十分淡薄。

王俎姜此人颇有见识,甚至还有点叛逆,但是再叛逆,以她的出身和家室,不可能选择平民。

她观周穆王的相貌,知道他有旺盛的桃花运,而且周穆王之前也有王后,虽然早死,但是他还有一位及其受宠爱的盛姬,要不是因为娶王俎姜为王后提上了日程,周穆王还真打算把盛姬立为王后。

面对这个花心大萝卜,哪怕他贵为周王朝的天子,王俎姜也觉得不会选他。

相反她对徐偃王很感兴趣,虽然他出身古怪,样貌独特,但是心底仁慈,感情细腻,十分了解王俎姜的心思,常常送她一些精致的小玩意逗她开心。

徐偃王好似天授,对一些机关技巧无师自通,并且触类旁通有着独特的见解,他有一个不合群的儿子更是厉害,造出的人偶宛如真人,他的名字叫徐偃师。”

倪志浩闻听后不由瞪大了双眼,如果把徐字去掉,偃师这个名字他再熟悉不过,因为他身上就流淌着偃师的血脉,确切的说他就是偃师的后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灵魂道警 最新章节第四百七十三章 抄袭哪吒,网址:https://www.tden.net/126/12622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