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洪水决堤(1/2)

作品:《重声

刚上台的李石是有些紧张的,尽管他并非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上辈子他就是一个校园歌手,像现在这样在校园礼堂表演自然不会陌生。

但他还是会紧张,李石记得上辈子有一位流行天王说过,“哪怕我已经入行二十多年了,但每一次上台前还是会紧张。”

这种紧张,其实是对音乐发自内心的尊重,发自内心的尊重自己的每一次演出,每一个听众。是歌手永远想要把自己的最佳状态呈现出来的初心。

这就是我的第一次演出吗?比预计的要早多了,其实还有些没有准备好呢。李石心里默默的想着。

终于,林唯西等人退场了,李石看到林唯西望向自己的眼神,灯光打到了自己的身上。

触碰到琴弦的那一瞬间,李石好像被注入了一股神秘的力量,纷杂的思绪统统消散,面带微笑抬起头,看了一眼观众席,缓缓张嘴。

明天你是否会想起,

昨天你写的日记。

明天你是否还惦记,

曾经最爱哭的你。

从林唯西补妆的时候开始,一直到李石已经掀开幕布,在舞台的凳子上坐好,他都一直在思考到底要唱哪首歌。

最后还是选择了这首高晓松的《同桌的你》。

当他在脑海里开始搜索“校园歌曲”的时候,第一个浮现在他眼前的,就是这首《同桌的你》。

或许,在他原来的那个世界,十个人中有五个都会是这个答案吧。

李石倒是想唱这个世界的歌曲,可惜他会的太少了,就算是会唱的,也记不住对歌曲的吉他谱。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

猜不出问题的你。

我也是偶然翻相片,

才想起同桌的你。

不像有些苦情歌手,李石唱歌的时候脸上表情习惯平静温和,声线也很平稳,此刻配合着手里的吉他,像是在平静的述说着一段故事。

听到李石唱头两句的时候,观众其实是有些迷茫的。毕竟大家还处在刚刚林唯西等人营造的氛围中,回忆着自己的大学生活,所以当发现李石拿着吉他准备唱歌的时候,也都下意识的以为他会用歌声把这种气氛延续。

实际上,这也就是林唯西的设想,不管是她最初选定的那首歌,还是后来卢瑶选择的《六月花开》,都是歌颂校园生活的代表作。

可是观众听到李石唱的前两句,不禁有些疑惑。这是什么?爱哭的你?是在说爱情吗?明天,昨天,曾经,是要讲哲学吗?

说话的校园生活呢?怎么画风突变了?我这情绪刚刚酝酿到一半,怎么就突然转变风格了?这让我如何是好?

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大家都或多或少的有些疑惑不解,尤其是在林唯西等人前面的朗诵接近完美的营造了气氛的情况下,这位为何突然就跑偏了?那与其这么生硬的转折,还不如不要这首歌,朗诵完了就直接结束或许还好点!

这种短暂疑惑和不解,当他们听到下一句歌词的时候,又立刻的烟消云散了。

老师们都已想不起,

猜不出问题的你。

我也是偶然翻相片,

才想起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原来还是讲校园,只不过褪去了刚刚华丽的篇章,舍弃了校园生活的其他元素,独留了这么一个——同桌。把刚刚诗歌里具体的全面的描写抽象了,把对校园的所有感情,都寄托在一个同桌身上!

怕是每一个人的学生生涯中都不会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吧!有的人心里已经开始赞叹了。

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

谁看了你的日记?

谁把你的长发盘起?

谁给你做的嫁衣?

伴着吉他,李石的声音略微有所提高,把这四个问题问进了所有人的心里。

当年的你,现在身处何方?在干些什么?过得好吗?

《同桌的你》这首歌很简单,简单到一共四句话加上四个简短的问题,上半段就这么结束了。李石低下头继续弹奏着吉他,在场其他人的思绪却不禁开始飞扬。

没有人记得住自己的学生生涯里一共产生了多少同桌,但那么多的同桌里,总有一两个人,会跟你产生情感上的纠葛。

友情?爱情?还是都有吧?当初现在或许都已经不知道了,但总归的,那个人就是跟其他人不一样!要是有人问你为什么,你会理所当然的说:“他(她)是我同桌啊!”

因为其他人的身份,都只是同学,只有这个人,叫同桌。

你从前总是很小心,

问我借半块橡皮。

你也曾无意中说起,

喜欢和我在一起。

李石的声音又响起,打断了观众的思绪,却又再次激起了他们的回忆。与前一段开头不同的是,这一次开始说具体的细节了。

一块小小的橡皮,刻画出了一个情窦初开却又小心翼翼的女孩,一块橡皮,也让观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声 最新章节第二十八章 洪水决堤,网址:https://www.tden.net/106/106822/29.html